
為“農家樂”旅游的發展要做好做足“農”、“家”、“樂”三字文章。
發展“
農家樂旅游不僅豐富了旅游活動內容,擴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因地制宜發展“農家樂”,以旅助農,將對解決"三農"問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農家樂”發展要以“農”為根。
農民要通過自家的良田、果園、庭院、魚塘、牧場等展示農村風貌、農業生產過程、農民生活場景,通過展示吸引旅游者;餐飲接待設施可利用自家的宅地和現有生活設施改建或改善而成,要充分體現農村、農業、農家、農民的鄉土氣息。由于“農家樂”已經成為品牌,很多城里人開設的或開設在城里的餐飲服務設施也大打“農家樂”品牌,實際上同真正的“農家樂”相去甚遠。
“農家樂”發展要以“家”為形。
“農家樂”應該以家庭為單位,不求全,不求大,其形應該體現出“家庭”的形態。既然是“家”,其規模就應該適度,不應貪大求洋;發展應該特色化,不應大眾化。平江縣盤石洲村“農家樂”就是以土、特、多而著名。所以,“家”是農家樂的載體,無家不以成“農家”。
“農家樂”發展要以“樂”為魂。
“農家樂”以什么取樂?城里人戲言:換個地方打牌。其實,“樂”也要利用“三農”做文章,設計參與性強的項目,簡單的農事、農活,如采摘、推磨、苗木盤扎等。以樂為魂就是要發揚光大“農家”的文化內涵,深入挖掘,突出特色,做出項目,如農民喜聞樂見的花燈、皮影戲、山歌、龍獅、地花鼓、踩高蹺、講故事等,使“農家樂”旅游充滿魅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而在珠三角特別是 深圳這個以公司為團體出游的,公司的團建更以農家樂的項目相結合會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推薦的項目,現在的
農家樂野炊柴火飯就是一個很好的表現。
如果想了解更多,農家樂的信息請關注:http://www.cqq01.com/